您好,貴州茅臺酒廠(集團)紅纓子公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歡迎您!
2023-02-04 18:26在我市的白酒產業發展進程中,有這樣一位默默耕耘、兢兢業業的能人,他奮戰高粱品種選育工作32個春秋,將我市有機高粱畝產從75公斤提高到300多公斤,高粱品質也得到了提升,他主持選育的紅纓子系列高粱品種在全國累計推廣達千萬余畝,創造農業產值200多億元,帶動農戶增收30億元。他就是仁懷市紅纓子高粱協會理事長——涂佑能。
1986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喚醒了我市白酒企業發展的生機,地方酒企如雨后春筍般興起,加之茅臺酒廠的快速發展,對釀酒原料高粱的產量和品質有了更高的要求。
仁懷市紅纓子高粱協會理事長 涂佑能:當年 我們的地方高粱是零星種植 而且產量低 品種混雜 平均畝產只有75公斤左右為了保證茅臺酒和地方酒的生產需要,1987年時任三合區農技站站長的涂佑能參與了高粱品種資源的調查與篩選工作。
仁懷市紅纓子高粱協會理事長 涂佑能:每年的7月份 8月份 ,高粱在揚花灌漿成熟期我們的科研團隊早上就要下去到田間地頭,到仁懷市的各個鄉鎮去尋找優良的品種尋找優良的株系再采摘回來收集回來作為育種材料來進行選種育種。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12年的努力尋找,涂佑能等人終于在三合鎮壩上村村民羅榮才家種的“牛尾砣”高粱地里,發現了一株優良異株……
仁懷市紅纓子高粱協會理事長 涂佑能:我和我們的團隊 99年終于在仁懷市的大壩鎮和三合區發現了優良株系 一個是小紅纓子 一個是牛尾坨發現了過后我們的團隊萬分激動很高興很興奮。因為從此以后我們的育種有目標了,我們有希望能夠選育出優質高產符合茅臺酒釀造工藝的新的品種。
有了優良的株系,要如何去培育?是擺在涂佑能和他的團隊面前的又一難題。為了搶抓時間,他們當年就去海南三亞進行南繁試驗。整個育種過程,歷經8年,經過幾百次科學的實驗與探索,終于在2006年,成功培育出“紅纓子”高粱優質品種。
仁懷市紅纓子高粱協會理事長 涂佑能:紅纓子高粱的品種完全達到茅臺酒釀造工藝的要求 特別是單寧含量1.68 是釀造我們醬香型白酒最需要的一個指標 糯性是全國最好的 目前的紅纓子高粱的糯性已經達到了98%以上 同時紅纓子的產量 平均突破了350公斤每畝 最高產量450公斤左右每畝 是80年代高粱的2到3倍。
三十春秋磨一劍,只為高粱“纓子紅”。為了把30年來的研究成果及時轉化成為發展成效。2007年,他放棄農牧局舒適的辦公環境,選擇成為一名科技特派員,領辦貴州紅纓子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繼續做高粱品種的提質改良,先后推出紅纓子系列品種10多個,保存地方高粱品種158個;另一方面加大紅纓子系列品種的高粱種植,累計在全國推廣種植1000萬畝以上,創農業總產值200多億元,帶動農戶增收30億元左右。
壇廠街道關田社區居民 吳仕春:紅纓子高粱按現目前來說 一畝地可以賺2000到3000元錢 按以前的玉米來說 一畝地只收幾百斤玉米 最多就是1000多斤 相對比之下來說 紅纓子高粱經濟效益就比我們以前要好的多。
茅壩鎮官院村村民 劉少文:種一季高粱抵得上種三季玉米 每家每戶都喜歡種高粱 不喜歡種玉米。
大壩鎮簸箕壩村村民 劉明坤:我現在7、8畝地全部種高粱 高粱每畝地就有2700元到2800元錢 增加了一半的收入 在這個生活上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幫助 我心中很高興 ,很安逸的。
歷經艱辛成此景,不言辛勞踏新程。30多載的努力付出,涂佑能和他的“紅纓子”先后獲得品牌中國2011年新銳獎,中國金譜獎,貴州省科技興農人才獎,貴州省亞農扶貧貢獻獎,貴州省農業豐收獎等榮譽稱號。
仁懷市紅纓子高粱協會理事長 涂佑能:今后我們要加大科研投入 ,把紅纓子這個品種進一步升級改良育成更符合茅臺酒廠釀造工藝要求的優質品種提高它的產量增加農民的收入加大推廣力度 加大成果轉化的歷程使我們的科研連續不斷的進行下去 ,達到我們理想的育種目標 為茅臺酒廠更好的服好務 為我們的農民增產增收貢獻我們的力量。